專案就像一場長跑,跑到終點才發現方向錯了,那才是真正的災難。印象很深的是幾年前的一個專案,文件寫得厚厚一疊,需求會議開了十幾場,大家都自以為「彼此理解一致」。然而,直到我們第一次做 Demo,客戶看到系統畫面時脫口而出一句:「這不是我們要的。」
從那次經驗開始,我徹底改變了對 Demo 的看法。它不是「炫耀成果」的場合,而是專案過程中最重要的「校正點」。
Demo 的價值在於─對齊認知:
Demo 讓大家把「腦中的假設」化為「眼前的具體操作」,這比任何紙上文字都更有說服力。對我而言,Demo 的核心目的就是:提早揭露錯誤,避免專案走到死胡同。
不同角色,看 Demo 的角度完全不同:
因此,Demo 不是單一套路,而是針對不同觀眾調整重點。
一場成功的 Demo,必須有設計與準備:
那次「不是我們要的」的經驗,雖然痛苦,但卻讓我們在專案早期就踩到坑,得以及時修正。也正因如此,專案最後才能交付符合需求的成果。從那之後,我總是提醒自己:不要害怕 Demo,因為它是檢驗真相、避免災難的最好時機。